親子同室,僅僅是為了提升母乳哺育率?

本篇的泌乳新知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常務監事、王麗玲護理師與會員林憶淳,整理國內、外的文獻,與大家一同探討親子同室的議題。

國內每隔一段時間就有親子同室的議題被廣泛討論,親子同室政策立意良善,亦有證據顯示國外愛嬰醫院及國內母嬰親善醫院的成功哺乳十大措施的實踐,對母乳哺育率和持續時間有正向的影響。

產後婦女通常會配合院方政策要求執行親子同室並進行母乳哺育。

蔡碩心、楊美賞、王秀紅(2015)曾以婦女健康權益的角度,省思24小時親子同室對產後婦女身心健康問題可能的影響,建議政府宜營造親善生產環境,以助產專業協助婦女自然分娩,促進母嬰健康,並帶動全民營建友善哺餵母乳環境及條件,讓婦女有足夠的喘息時間及彈性哺乳。另應增進醫護人員對哺餵母乳婦女的主動關注及協助,並將母乳課程及身體自我察覺課程納入基礎教育,使政策內涵與精神普及於全國人民,以增加全國人民有關哺育母乳相關正確知識、性別意識及同理心。


蔡至涵、彭台珠、賴惠玲、王淑芳(2016)研究也指出,產後即刻肌膚接觸可以增加親子同室的機會,提早學習母乳哺育的技巧,幫助親子關係的早期建立。但也特別建議醫療機構於產後階段,除了常規照護,應增加對婦女在母乳哺育上的心理層面、個人觀點與感受的關注;除了落實即刻肌膚接觸外,如何加強產後婦女的疲憊照護,包括發揮家庭支持力量與參與親子同室,才能促進持續母乳哺育的發生。

而加拿大公共衛生服務部門針對員工對於母乳哺育知能及母嬰親善倡議(BFI)感知所做的研究指出,在醫療院所中提倡母嬰親善政策(BFI)確實有其潛在障礙,但這些障礙可以透過制度的改善和員工教育來改善 (Catherine P., Ward N., Freuchet M., Akiki S., Chan J.& Nicholls S., 2016)。

由上述可知,雖然經由政策的推廣,母嬰親善措施、親子同室與產後盡早肌膚接觸的重要性已普及於大眾及醫療院所,但由於許多影響因素,如:醫院人力與財力資源、管理策略與制度、國家文化背景、醫護人員母乳哺育在職教育機會…等,如何在強調為所有哺乳家庭營造一個支持、無害的母乳哺育環境的重要性之虞,能夠給與適當且實質符合其需求的協助,而不僅僅只看到母乳哺育率的數字呈現,是當前社會與政府政策正面臨的問題。

協會小叮嚀
1. 親子同室的好處:不單單只是為了哺乳。

  • 順應寶寶節奏‧培養哺餵默契
  • 及早了解寶寶‧掌握獨特個性
  • 學習育兒技巧‧開心享受樂趣

2. 醫院配套措施‧抱持鼓勵而不強迫的態度,全力支援父母,只要願意多一點時間把寶寶留在身邊,都是好的開始。
3. 營造親善的生產環境、以助產專業協助婦女自然分娩,促進母嬰健康,並帶動全民營建友善哺餵母乳環境及條件,讓婦女有足夠的喘息時間及彈性哺乳。
4. 應增進醫護人員及大眾對哺餵母乳婦女的主動關注及協助。勿再徒增婦女面對母乳哺育之疲憊及壓力,若可減少質疑或苛責,將可大幅增加婦女持續哺餵母乳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