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prenorphine藥物除了為強效麻醉性止痛劑,在近幾年國外臨床上亦是治療成癮症的替代療法用藥之一。Buprenorphine為第三級管制用藥,在國內並不普遍使用但有鑒於台灣毒品問題日益嚴重,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的身分與專業知能應具備國際的宏觀性,透過相關研究了解成癮症相關用藥與哺乳之間的兼容性,在協助類似案例的哺乳家庭時,能有更全面的理解與知能。
本篇的泌乳新知由華人泌乳顧問協會常務監事王麗玲護理師與會員林憶淳整理一篇文獻「Buprenorphine 在母體中的濃度持續程度與哺乳的關係/ Maternal Buprenorphine Maintenance and Lactation」給大家參考。
資料來源: Journal of Human Lactation, November, 2016, vol. 32, no. 4, 675-681.
參考網址 : http://jhl.sagepub.com/content/32/4/675.abstract
研究背景: 除了眾所周知母乳和母乳哺餵對母親和嬰兒的益處之外,母乳哺餵可以減輕產前暴露在鴉片類藥物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的嚴重程度。但由於缺乏buprenorphine體內堆積和母乳中活性代謝物的確切相關資料,因此增加醫療人員鼓勵持續使用buprenorphine的產婦進行母乳哺育的難度。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針對監測持續使用buprenorphine母親以及她的嬰兒的血漿濃度,了解buprenorphine和它的活性代謝產物(norbuprenorphine去烷基丁基原啡因,以及其醣基化物buprenorphine-glucuronide、norbuprenorphine-glucuronide)在母乳及血漿中變化。
研究方法: 10位持續使用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的婦女,於產後2、3、4、14和30天採集母乳和血漿樣本,以及9位嬰兒出生後第14天的血漿樣本。透過液相色譜串聯質譜完全驗證的方法分析所有樣本,確定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去烷基丁基原啡因(norbuprenorphine),醣基化物(buprenorphine glucuronide、norbuprenorphine glucuronide)的濃度 。
研究結果:
- 母親使用buprenorphine劑量與母親血漿及母乳中buprenorphine的濃度有顯著相關。
- buprenorphine及其代謝物在母乳和母親血漿中的濃度低。
- 在14天大的母乳哺育嬰兒血漿中buprenorphine的濃度低或測不出來,且亦無法在嬰兒的血漿中測出其代謝物濃度。
研究結論: 研究資料發現buprenorphine和其代謝產物在母乳中的濃度低,且亦無法在嬰兒的血漿中測出其代謝物濃度。亦即鼓勵持續穩定使用buprenorphine的婦女進行母乳哺育是有其支持度的。至於,母親使用劑量與母體血漿及母乳中buprenorphine的濃度之間的相關性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釐清。
透過此研究可知雖然Buprenorphine在哺乳期間的使用方式劑量仍需謹慎,但是也需同步考量因為藥物使用而建議給予嬰兒配方奶餵養時,真的是對母嬰最好的考量嗎?哺乳母親若真有此類用藥的需求但有疑慮時,應在接受專業的哺乳諮詢前,持續哺乳或者暫時擠出奶水妥適存放,以達到維持泌乳能力、滿足嬰兒哺乳需求之目的,為獲得哺乳專業協助後持續母乳哺育做充分的準備。
備註: 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 為強效麻醉性止痛劑,在人體內會經由N-端去烷化反應(N-dealkylation)代謝成去烷基丁基原啡因(norbuprenorphine),進而與醣基結合而成醣基化物(buprenorphine glucuronide、norbuprenorphine glucuronide)。
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臨床上用於中度至重度疼痛,如手術後疼痛、嚴重外傷、癌症痛、嚴重背痛、腎近年來也用於治療成癮症。石或膽石絞痛、驟然性關節炎、帶狀疱疹、坐骨神經痛、產科止痛等,並可作為麻醉輔助劑。
本會在推動母乳哺與推廣上不遺餘力,其中也不乏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會員,哺乳期間藥物的使用安全性應為需具備之基本知能。多數國外臨床普遍使用且能持續哺乳之藥物在台灣醫療上觀念相對較為保守,因此透過研究新知,能使吾人在給予相關哺乳家庭之建議與協助上,能有更全面的考量。
其他Buprenorphine相關研究與資訊可至LACTMED藥物查詢網站(藥品和哺乳數據庫)搜尋。 https://www.toxnet.nlm.nih.gov/newtoxnet/lactmed.htm